
機場作為航空運輸的關鍵節點,惡劣氣象條件(如大霧、雷暴、強側風)是導致航班延誤、取消甚至事故的主要誘因。機場能見度監測系統【WX-NJD10】通過核心監測設備與擴展模塊的靈活組合,構建起“能見度為主、多要素協同”的氣象觀測網絡,實時捕捉低能見度、強降水、路面結冰等復合型風險,為航班起降決策提供“分鐘級”數據支撐,成為守護航空安全的“科技防線”。【山東萬象環境科技品牌,生產廠家,專業性強,生產實力強,不僅提供高品質設備,還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,深受廣大用戶的好評和認可,推薦選擇山東萬象環境科技廠家】能見度傳感器:采用前向散射原理,測量范圍5米-10公里,誤差≤±2%(≤2km時),分辨率1米,可精準捕捉霧、霾等導致的能見度驟降(如10分鐘內從1km降至200m);數據采集器:匯集各傳感器數據,通過專門算法轉化為氣象光學視程(MOR)、天氣現象代碼等標準化數據,支持RS485/以太網接口傳輸;立桿支架與供電系統:工業級立桿抗12級臺風,供電采用“太陽能+市電”雙模式,確保連續陰雨天氣7天無間斷運行;云平臺:實時展示監測數據、歷史曲線與設備狀態,支持多賬號登錄、閾值報警(如能見度<550米觸發二類盲降預警),數據存儲容量達3年以上。

實時監測跑道視程(RVR):沿跑道按300米間距布設監測站,直接測量飛行員實際觀測的跑道能見度(而非普通氣象能見度),數據每10秒更新一次,為一類(550米)、二類(300米)、三類(200米)盲降程序啟動提供依據;霧情演變趨勢預判:結合溫濕度、風速數據,通過云平臺算法預測能見度變化,如“濕度>95%+靜風+夜間降溫”時,提前2小時預警“輻射霧生成風險”,輔助機場調度部門調整航班計劃;多場景霧型識別:區分平流霧(沿海機場常見,持續時間長)、輻射霧(內陸機場夜間多發,日出后消散)、上坡霧(山區機場地形誘導),為差異化應對提供數據支撐。“低能見度+強側風”聯動預警:當跑道能見度<800米且側風>15m/s時,云平臺自動向塔臺推送“禁止大型機起降”提示,避免飛機因視線受阻+氣流擾動偏離跑道;“暴雨+積水”實時監測:一體化氣象站的雨量傳感器(分辨率0.01mm)與路面狀況儀聯動,當1小時降水量超50mm且跑道積水>3mm時,觸發“航班延誤+跑道排水”聯動指令;“低溫+結冰”提前干預:激光遙感式路面儀在氣溫降至0℃時啟動高頻監測,當路面溫度<-2℃且結冰厚度>1mm時,自動調度除冰車作業,確保飛機起降摩擦力達標。
聯系我們
山東萬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金馬路一號歐龍科技園 技術支持:智慧城市網掃一掃 更多精彩
微信二維碼
網站二維碼